太谷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1-15 15:10:01
金税四期,好像一直是一个“传说”。
这个炒作热点,即使不是每月炒一次,也是几十天一小炒、几个月一大炒。先是在2021年年初大肆炒作了一番,后来渐渐平静了,到了下半年又被拿出来,作为广大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在焦虑中等待了1年,终于等来了金税四期的确切动向,税务总局发布消息明确表示: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预计基本完成金税四期的开发工作。
但其实,如果你细细观察,金税四期已然来到我们身边:税收大数据,全电发票,税务数据账户……
金税四期,在你未察觉时悄然扎根!
金税三期,实现了对国税、地税数据的合并及统一。其功能无疑是给企业安装了无形的监控与电子眼,企业账务风险、发票风险、预警风险越来越大,传统的税务稽查由“人查”、“账查”全面进入了大数据税务稽查时代,让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更加透明。
而金税四期,不仅仅是税务方面,还会纳入“非税”业务。金税四期首先搭建的是个人所得税云平台,并且是来自不同部门的纳税人身份,包括个人、单位、家庭等所有收入数据将一体融合,建立全国个人纳税人“一人式档案”。
一言以蔽之,过去都是“人找数”,现在都是“数找人”。
■“税收大数据”屡立战功,让偷逃税者“无所遁形”
近几年来,各种税务稽查案件明显增多了,而且很大比例都是被“大数据”发现的。
税收大数据,本身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大数据集,相比于传统的税收统计数据和税收调查数据,税收大数据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数据特征层面,数据的获取技术具备更强的及时性,数据的获取手段更加多样化,数据的结构化程度大大下降;
数据来源层面,国内税收大数据的来源以申报系统数据和其他征管系统数据为主,具备覆盖税种齐全、动态性强以及跨平台交互信息等特点;
数据应用层面,将机器学习、云计算以及数据挖掘等技术综合应用于税收征管和经济分析等领域是目前的主流趋势。
促进纳税遵从,正是税收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的应用范畴。
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是从“以票管税”转向“以数治税”,在大数据时代,税务机关基于税收大数据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将涉税信息‘数字化’、纳税人偏好‘脸谱化’、纳税人需求‘具象化’。”
如此一来,企业的长期行为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总结,创建独特的、个性化的企业税务档案,企业偏好的经营范围和地域、平均利润率、上下游企业等信息将被税务局一手掌握。如果企业出现特殊情况,例如当期利润波动太大,进销异常,一笔或多笔业务“快进快出”,可能就会触发系统的预警系统,由税务机关予以核实。
此外,随着各类涉税信息的汇总,对自然人的税务监管也会加强。尤其是在电子支付发达的今天,如果自然人的银行流水、资产发生重大变动,可能会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从而考虑是否与企业账外经营,或者自然人未申报纳税有关。
通过逃税事前刻画涉税风险特征,根据纳税人的历史涉税信息,测算纳税人的涉税风险概率,评估风险等级,可以重点监督高逃税风险纳税人,从而促进纳税遵从,甚至可以做到预防偷逃税。
可以预见,从追查偷税漏税到助力经济发展,税收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为社会治理打造一副“火眼金睛”。
这,就是税收大数据的力量!
■“全电发票”全面开花,税务异常排查更加容易
就在今年的8月份,全电发票受票试点全面开花。这个与局长讲话倒是完全吻合,2021年初启动的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方向,其中核心是“以数治税”,全电发票是关键一环。
当下,企业向数字化转型趋势已势不可挡,不论是企业费用管控,还是风险防范预警,都依赖着数字化工具。
▎一方面,要简化操作、为征纳双方提供便利
过去,全电发票未普及时,企业大多依赖扫描工具对发票信息转化,形成财务数据信息。而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
通过全电发票具备的发票入账标识服务,系统将同步为发票赋予入账信息,方便财务人员及时核验,避免了重复报销的情况。
随着全电发票普及,企业将无需花费精力扫描、存储发票,大大提升了财务流程处理效率,节约了人力及经营成本,更好地迎合了企业降本增效诉求,为数字化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打通数据、提升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能力
过去,发票信息通过税控系统开出,税务机关也基本掌握了发票数据,但发票双方的信息主要还是靠纸质发票传递,而且税务部门掌握开票信息也有滞后性,仅属于半数字化范畴。
随着全电发票的逐步推广,将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此一来,全社会所有的交易主体,就可以通过这一桥梁,在交易完成后主动把交易信息上传到电子发票服务平台。
这样,税局就可以实现对交易数据的归集、比较、连接、聚合,进而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全电发票在系统中自动流转,将使得一些发票违法行为更突出,更明显,更易追查异常点。如果有空壳企业暴力虚开,其进项票从何而来,开出的发票流向哪里,可谓一目了然,全链条追查更轻松。
这也就意味着,税收监管的警钟已经敲响,企业之前“恶意红冲”和虚开发票等各种不合规操作的行为,即将被宣告终结!
在全电发票试点同时,税务总局启用了税务数字账户。
各地企业陆续开始试行“税务数字账户”来进行增值税专管发票的勾选和确认,凡是纳入试点企业原来的“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将停止使用,试点企业使用电子税务局中的“税务数字账户”进行发票勾选。
可以预判,税务数字账户最终取代现有的所有发票(管理)平台,将成为“以数治税”的基础技术系统。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税务数字账户应该是金税四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后余生最懂你的将是税务局!
有专家讲:我国的经济是“二张票在管着”,即:一张是钞票,一张是“发票”。此话虽有些夸张,但细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从“经验管税”(依靠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言传身教的经验积累提升税收征管效能),到“以票控税”(通过发票流向、金额大小、项目名称等票面信息的归集,交叉比对、关联监控业务各方的资金流、货物流、业务流,及时发现涉税风险并快速应对),再到当下的“以数治税”(以全流程、全领域、全要素的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征管系统创新升级,实现“人机结合”的“智能化”管理举措),涉税税费数据的采集、整理、归类、存档、展示、应用,始终是金税工程的主线脉络。
把握了这条主线,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上一些“半桶水”的非专业人士所谓的即将严查的几种情况、信息将被全部收集、税局将掌握所有收入来源等说法,不过是老生常谈,甚至是危言耸听、贩卖焦虑。
税局并不是从金税四期才开始归集信息、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而是从金税工程上线开始,就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区别在于,以前查处“两头在外”、交易形式复杂、涉及主体众多的违法行为,需要省级税务机关,乃至总局牵头,多家单位同时参与;以前在金税系统中查询企业或个人的信息,需要通过不同的模块适用不同的权限不停的切换,金税四期正式上线后,这些疑难复杂事项,都将成为历史:
一名工作人员,一个系统权限,一台固定IP地址的办公电脑,就能完成全部操作,因为,金税四期将这些信息统一归集在一个模块中集中展示了。
金税四期上线之后,对纳税人的监控可以用四个全来说明:全方位、全业务、全流程、全智能。
换句话来说,往后余生,更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另一半,而是税务局。想在税务上动“歪脑筋”,已然行不通。
即日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入驻优惠园区可享千万补贴!
全国100+园区资源,企业可以获得定制化方案!
现在私信我们直接对接招商顾问,享受优惠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