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信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9-08 18:06:41
作家马德在《面具长成面皮的时代》中写道:“有时候,在乎这个世界越多,存在感就越少。在乎别人越多,活出自己就越难。”
人到中年,越来越发现,人间最难得的,便是真心。
从那些被辜负的在意,被厌弃的在乎中,我慢慢地悟出了一个道理:
爱若太满,适得其反。
余生,与人交往,不妨“自私”一点。
因为,太在乎别人,你就输了。
01
过度付出,换来的是疲惫
在《那一年的那一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若是把一切都放在心上,岂不是要活得太累?”
有的时候,我们在意一个人,会为他倾尽所有,不图回报。
然而,时间久了,也总会觉得身心俱疲。
朋友岁岁,前段时间给我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岁岁的朋友小木,因为父亲突然住院,难以顾及儿子的日常生活,于是就拜托岁岁帮忙照顾儿子。
起初,岁岁只是帮忙接送孩子,给孩子准备三餐。
然而,没过几天,小木的儿子,就在学校大闹一番,非吵着要妈妈。
岁岁不忍让小木分心,于是就跟公司请了年假,把孩子接到家中,亲自安抚。
一日复一日,岁岁的年假都请完了,小木父亲的病也没见好。
无奈之下,岁岁只得继续请假,每日忙活两个孩子,常常折腾到半夜。
丈夫不仅不理解,还一直抱怨。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岁岁过的却比上班还忙,一天能休息的时候,不超过五个小时。
即便如此,小木儿子还是吵闹,自己的孩子也抱怨妈妈不喜欢他了。
就像岁岁自己说得那样:“我想帮朋友,但是有时候,我也觉得累。”
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而不是为了旁人而劳累自己。
就像电视剧《谁说我结不了婚》里的,一句台词一样:“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一味地付出,道德式的自我感动。”
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互助,但帮助一旦过了度,本来的善意也会转为抱怨。
即便关系再好,也莫要因为他人,而透支自己。
在能力范围之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已然是对真情的回馈。
若是事事越度,只是再跟自己较劲,伤了自己,也可能伤了彼此的情分。
世上之情,讲一个“度”字,须知,付出有分寸,情意才会长久。
02
过分讨好,换来的是委屈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想讨好所有人,结果一个也未能讨好。”
这世上,没有人能让所有人满意。
讨好换不来真心,反而会让自己,迷失在别人的标准中。
在综艺《朋友请听好》中,听友楠楠,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楠楠从小就是讨好型人格,为了让所有人喜欢自己,她费力迎合所有人的喜好。
为了讨母亲高兴,她宁愿做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
后来,楠楠成了一名教师,但她的性格,依旧没变。
同事家中有事,要找代课老师,一定第一个找楠楠,因为她永远不会拒绝,任何人的要求。
为了赢得大家的欢心,楠楠宁可早起两个小时,也要绕路给同事们买早餐。
除此之外,楠楠甚至还会讨好学生。
学生上课玩手机,她不敢指责。
为了让学生写作业,楠楠自掏腰包给学生买礼物,但却没有学生买账。
有时,她想对同事说“不”,想要严厉批评学生。
可尝试的结果却是,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
面对这一切,她除了在教室门外掩面哭泣外,什么都做不了。
楠楠做了这么多,不仅没换来旁人的喜爱,还赚了一把眼泪。
在《姑娘,你活得太软了》一书中,作者姚林君,也提到了自己的经历。
以前,要是有人给她一片树叶,她恨不得立马回一个花园。
做任何事情,她都会考虑,别人高不高兴,满不满意。
但慢慢地她发现,那些她尽力讨好的朋友,从来没有被打动。
她的事事以别人为先,让别人习惯了,凡事以她为后。
作家刘同曾说:“对人好,可是不讨好。”
在乎你的人,不舍得你讨好,而不在乎你的人,做再多的讨好,都是徒劳。
当我们主动地,将自己置于不平等的关系中,委屈自己去去取悦别人的时候,是很难获得快乐的。
每一次的自我勉强,都是情绪恶性循环的开始。
不断地陷入为别人而活的世界,甚至不曾看看真正需要被在意的自己。
这样的生活,绝不是我们的初衷。
莫逆之交会有,白首之人也可有,然而,这些情意,不是求来的,而是本来你就值得。
不勉强,不强求,做自己,一切自会相拥而来。
03
过高期待,换来的是失望
书籍《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维系一份情感,期望愈少愈好。若是没有任何期待,便能无条件地爱。”
这世间,很多事与愿违,都源于期待。
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年丧夫的C太太,在法国遇到了一名年轻男子,并被他深深吸引。
然而,这位男子,却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
C太太希望将男子,从混沌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为此,她不惜在大雨中劝诫男子。
帮他雇马车,安排住处。
甚至在男子诉说自身经历后,替他还了欠下的债务。
男子信誓旦旦地说着,以后再也不赌,还约定了第二天和C太太在火车站见。
但谁曾想,C太太等到火车离站,都没等到男子的身影。
当C太太再次回到赌场的时候,却发现,男子用着手里不多的钱,再度沉迷赌博。
短短一天的时间,C太太企图完全改变一个人。
她以为,年轻男子能迷途知返,他们两个能长相厮守。
殊不知,这是她的痴心妄想。
男子辜负了C太太,而C太太也因此彻底失望。
而这一切,都归结于期待太高。
经济学中有个公式:幸福=效用/期望值。
当效用一定时,一个人的期待越小,才会越幸福。
真正在意一个人,难免会生出期许。
然而,生活难以如意,期望难以实现。
与其将牵动情绪的砝码,赌在别人身上,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抱有幻想。
若是生活,突然填了些蜜意,我们就当做惊喜。
若是没有,我也不会为此失望,持一颗平常心,降低期待,才是成年人最高级的自律。
看淡结果,看轻所愿,莫问前程,自然也就无可烦恼。
04
人到中年,学会“自私”
正如蔡康永说过的一样:“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淡的人,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
做人做事,相处之道,便在于一个“度”字。
太用力的关系,反而难以维系。
物以稀为贵,不过度的付出,利人也利己。
人的精力太过有限,若是给了别人,那给自己的,自然就少了。
唯有对自己好这件事,永不欺人。
有条件爱别人,但要无条件爱己。
余生,愿你能做一个“自私”的人,先爱自己,再爱旁人。